2025年3月24日 点击人次: 31242
各培养单位及2026届毕业生:
毕业生生源信息是用人单位招聘我校学生的有效参考,是毕业生毕业去向登记的基础数据,关系到毕业生各项就业手续的办理。现就毕业生生源信息采集和核对有关事项通知如下:
一、核对范围
预计2026年6月毕业的本科生(含二学位)、硕士研究生(不含公费师范生教育硕士)、博士研究生。
二、时间安排
学生填报时间:2025年3月24日至3月30日
培养单位审核时间:2025年3月31日至4月3日
生源材料提交截止时间:2025年4月3日
三、工作程序及时间安排
(一)生源信息填报
手机端:关注微信公众号“陕西师范大学就业中心服务号”,在“个人中心-就业系统”输入学号及初始密码(xs_身份证号后六位,例:xs_123456),选择“个人信息登记”,填写并核对相关生源信息。
网页端:进入就业信息网(job.snnu.edu.cn)点击“学生登录”,输入学号及校园网账号密码登录就业管理系统,点击“个人信息”,填写并核对相关生源信息。(具体操作流程见附件1)
(二)辅导员审核
学生生源信息填报并确认提交后,辅导员从就业信息网(job.snnu.edu.cn)点击“管理员登录”,输入工号及校园网账号密码登录就业管理系统,在“工作台”模块,处理(补充、修改、审核)已提交的生源信息。(具体操作流程见附件2)
(三)生源材料收集
请各位2026届毕业生同学提供生源地的原始证明材料:
■入学时户口转入学校的,请提供由个人保存的常住人口登记表的复印件;
■入学时户口未转入学校的,请提供个人身份证复印件;如果身份证与户口簿信息不一致的,请提供户口簿本人页和首页的复印件。
四、信息填报有关注意事项
学生注意事项:
1.“生源所在地”,与学生未来毕业去向登记密切相关,必须填写准确,并遵守填写规则。本科毕业生生源地原则上以入学前户籍所在地为依据。协议类本科毕业生(如公费师范生、优师计划师范生等)生源地以入学时签署的协议为依据。本科毕业后直接攻读研究生的毕业生,生源地为本科入学前户籍所在地;研究生入学前有工作经历并已经在工作地落户的毕业生,原则上以其工作单位户籍所在地为生源地。
2.生源信息上报后,若姓名发生变动,请尽快联系学校教务处/研究生院更改教育部学信网学籍信息,并将身份证复印件、户口簿复印件等证明材料交至招生就业处就业管理科。
3.系统中“专业”以国家专业代码和名称为准,“专业方向”为学生实际专业,若“专业方向”与毕业证上实际毕业专业不一致,由辅导员统一报至就业管理科修改。
4.“入学年月”“学制”按学籍信息填报,必须与毕业证信息完全一致。
5.“培养方式”已按照招生录取时的培养方式导入,分为非定向、定向、定向(可网签)。
6.“委培定向单位”已按照招生库中的委培定向单位名称填入,学生、学院无修改权限,按照国家政策文件,定向招生的学生毕业后派往定向委培单位。
7.联系方式模块中的email、手机、QQ、家庭电话、家庭邮编和家庭详细住址需按照实际情况补充完整。
8.其他信息请参照教育部学信网学籍信息及个人实际情况填写。
培养单位注意事项:
1.核对2026届预毕业学生人数(若系统中无法查询到学生,可联系就业管理科增加,若有学生延迟毕业或休学、退学需联系就业中心删除)。
2.按照生源证明材料核对学生生源地信息。在学生提交的生源材料复印件的右上角注明学号、姓名及专业,以学号大小排序,于4月3日前交至招生就业处就业管理科(新勇学生活动中心西205)。
3.核对2026届预毕业学生的政治面貌等其他相关信息,并填报学生的困难生类别,分别完成“辅导员审核”“培养单位上报”的流程。
五、工作要求
生源信息管理作为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基础性环节,其数据的精准性直接关系到就业推荐、去向登记、档案转递等关键环节的顺利实施。各培养单位要认真核对、严格清点学生人数,督促指导学生认真填写个人生源信息,做好毕业生生源信息初审工作。报送的生源信息要准确无误,不得缺项、漏报、错报。
联系电话:029-81537961 81536745 85319076
招生就业处
2025年3月24日